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六届三十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为持续放大电子商务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外贸进出口“两个贡献”,在现代服务业攻坚突破和数字经济加快发展中保持“两个走在前”,深入贯彻落实《市政府印发关于高水平打造“电商名城”若干措施的通知》(宿政规发〔2023〕8号)文件精神,制定本行动方案。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十百千”(到2026年,全市快递业务量突破10亿件,跨境电商、直播电商新增网络销售额分别超过100亿元,网络零售额突破1000亿元)目标,以促进消费、扩大开放为出发点,以促进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攻坚突破现代服务业发展为落脚点,积极发挥电子商务连接线上线下、衔接供需两端、贯通城市农村、对接国内国外市场作用,实施“载体建设升级、主体培育登高、产业融合赋能、新兴业态领航、开源生态提升、资源要素保障”六大工程,推动电子商务成为宿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鲜明名片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能,为“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到2026年,我市电商产业发展在全省有引领、在全国有影响,呈现规模化、集聚化、品牌化、品质化、规范化发展态势,基本建成产业繁荣兴旺、多产共融共生、产城互促互进的“电商名城”。
——规模总量持续增长。电商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300亿元以上、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速保持10%以上,突破1000亿元,跨境电商、直播电商新增网络销售额分别超过100亿元;快递业务量突破10亿件,平均每秒发件量30件以上。
——优质企业加快集聚。成功引进百亿级电商平台企业5家,集聚网络零售额1000万元企业200家、培育电商上限列统企业500家,国家级电子商务企业创建实现突破,省级数字商务企业15家。
——创新示范引领发展。新增1个国家级和2个省级电商示范基地,建成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5个、培育省级公共海外仓7个,跨境电商实绩企业突破600家;建成省级电商直播基地3个,市级电商直播基地30个,培养直播电商主播1万名以上,其中,百万粉丝以上主播100名以上。
——生态环境更加优化。出台《宿迁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条例》,为电商产业规范发展、健康发展探索符合宿迁实际的具体路径。打造1-2个区域性电商行业标杆盛会,国家网络监管示范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电子商务营商环境位居全国前列。
1.提升电商核心区引领力。强化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引擎”和“辐射”功能,推动健全功能配套,完善培育机制和奖励政策,发挥头部平台磁吸效应,在招引培育网络交易百亿级平台型企业、网络销售十亿元以上应用型企业和营业收入亿元以上的服务型企业方面走在前、做示范,成为“数字经济高地、时尚活力新城、创新发展尖兵”,为全市实现“十百千”电商发展目标提供坚实支撑机械阀门隔膜阀。到2026年,宿迁电商产业园区电子商务交易额和网络零售额占全市比重提升5个百分点,引进百亿级平台企业3家,集聚互联网百强和独角兽企业50家。(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宿豫区人民政府)
2.增强电商辐射区竞争力。推动各县区以电商产业园区为先导、以特色集聚产业为基础,加快“电商”和“产业带”深度融合,聚焦花卉绿机械阀门隔膜阀植、美妆个护、酒水饮料、生态水产、纺织服装、休闲食品、家具家居等产业集群,推动各地打造综合型、特色型、潜力型、外向型“四型”特色电商产业带,网络销售额增速不低于15%。支持传统电商园区进行软硬件改造,打造“要素齐全、服务完备、产业融合、业态丰富、设施完善”的电商产业园,指导申报国家级、省级、市级电商示范园区(基地)。到2026年,新增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1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2个,建成网络销售20亿元(跨境电商1亿元)以上电商特色产业带30个。(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功能区管委会)
3.探索“两区”协同发展创新力。以深化电商产业“两区四基地”载体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企业孵化、品牌培育、仓储物流“四基地”功能,积极构建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创新发展格局。探索跨区域合作共建“飞地园区”,统筹推进区域间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主导产业、服务资源一体化建设,打造物流联动、人才交流、数据互通、技术共享、项目孵化、产销对接六大开放式平台,全市电商产业发展联动性、互补性、创新性明显增强,构建电子商务产业深度协同发展“生态圈”。(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委、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功能区管委会)
4.招引培育平台企业。突出政策引导,坚持引培并举,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加大电子商务企业引进力度,编制电商产业招商目录,鼓励平台电商在宿设立区域总部和具有集中研发、运营决策、集中销售、财务结算等职能的独立法人机构并积极开展业务。重点支持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的“链主”企业建设区域性、垂直型电商平台(跨境电商独立站),打造产业链互补、上下游融合的产业共同体。聚焦特色电商产业带,支持有条件的县区、开发区面向重点行业领域,发展专业性、特色化电商平台。到2026年,打造百亿级电子商务平台5个,自建本土电商平台30个。(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功能区管委会)
5.做优做强应用企业。按照“做强存量、做大增量”,开展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培育行动,持续推动“个转企、小升限”发展,不断扩大网络零售对社零增长的贡献率。在全市遴选100家重点电商企业进行挂钩帮办,开展精准服务帮扶,培育网络销售亿元以上应用型企业50家,1000万元以上应用型企业200家,培育主流平台细分品类网络销售50强的品牌20个。聚焦1-2家销售规模大、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本土电商企业,做好拟上市电子商务企业培育服务,引导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到2026年,累计推动不少于500家电商企业上限列统,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1家。(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统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功能区管委会)
6.孵化集聚服务企业。围绕电商产业链薄弱和缺失环节,引进培育电商物流仓储、电子支付、人才培训、研发设计、策划运营、品牌推广、数据分析、外贸综合服务等电商服务支撑企业,完善电商产业链和生态圈。鼓励传统电商服务企业迭代升级,创新开展供应链整合、多媒体制作、品牌策划创意、直播带货等服务。支持本地电商服务企业积极获取平台官方认证授权服务商资质,提升我市电商企业规模和能级。到2026年,培育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电商服务企业100家以上。(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数据局、人民银行宿迁市分行、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功能区管委会)
7.提升工业电商发展水平。围绕“615”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实施“龙头带动、百企智造、千企上云、万企联网”四大工程,推动工业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鼓励中小微企业加快接入消费互联网和工业互联网,依托平台线上采购、仓储集拼、分销流通、供应链金融等功能,主动融入产业链体系。鼓励制造业企业开展“工厂直播”,积极建设分类选品中心,提高线上销售规模。到2026年,全市创成星级“上云”企业1500户以上,规上企业星级“上云”覆盖率超过40%,力争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0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功能区管委会)
8.推动农村电商提质增效。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健全县、镇、村三级电商服务和物流服务体系,扩大农村电商覆盖面。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改造,促进“两品一标”等农产品网上销售,打造集产供销管为一体的优质农产品数字化产业链,建设一批农产品网货生产基地。探索推进农村电商+现代农业机械阀门隔膜阀、农村电商+新兴加工业,推动村头直播、农产品众筹认养、订单农业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强化网货品牌推广,着力打造“宿有千香”“就泗鲜”“荷花村”等区域电商品牌。积极探索主打农产品信息共享、源头追溯等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加强网络热销爆款打造。到2026年,农产品电商网络零售突破260亿元,培育1个农村电商“领跑县”和3家县域数字流通龙头企业。(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功能区管委会)
9.深化文旅电商融合发展。依托项王故里、酒都文化公园、骆马湖旅游度假区等景区开展游玩走播,推广City walk、户外旅游、城市考古等新型旅游方式。争取知名电商平台销售排行榜Top20的时尚国潮类IP电商企业落户。引导景区开发文创产品、打造文创IP,通过平台种草、直播带货等形式进行宣发营销。联合国内主流文旅电商平台开设宿迁文旅推介专题页,涵盖必玩景点、热门线路、地道美食、人气酒店等板块。探索“直播+旅游”宣传推广新路径,策划宿迁文旅直播活动,通过上架直播秒杀折扣门票、推出优惠套票等方式激发宿迁文旅电商消费潜力。(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文旅集团、市商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功能区管委会)
10.推动电商直播加快发展。着力打造“电商直播之城”,加大优质直播电商平台、MCN机构孵化和引进力度,鼓励知名短视频、直播等平台在宿建设运营总部和供应链基地。加快数字人主播等新技术应用,推广公益直播、矩阵直播、仓储直播等模式。大力发展产地直播、工厂直播、村头直播、店家自播等模式,营造“无企业不直播、无产业不直播、无行业不直播”的电商氛围。持续举办电商短视频与直播大赛,发现和培养一批优秀带货主播,符合条件的颁发技能人才等级证书,推荐优秀选手参加江苏省电商直播技能大赛。到2026年,建成30个市级电商直播基地、发展100家电商直播供应链企业,集聚1000家电商直播企业,培育10000名电商主播。(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功能区管委会)
11.加快跨境电商突破发展。深化中国(宿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引进龙头企业和综服平台,培育示范标杆,增强跨境电商拉动力。加快宿迁保税物流中心申创,推动市港口集团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引进专业机构,依托保税物流中心探索“保税仓+直播”“网购保税+线下自提”等模式,拓展跨境电商新业态。做精做优产业园区,以宿迁跨境电商产业园为重点,加大龙头企业招引,培育跨境电商全链条生态,打造全市新经济业态发展示范区。沭阳、宿城产业园提档扩容,增强承载力;泗阳、泗洪加快产业园建设,加速企业集聚,积极申创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完善海外仓全球布局,鼓励传统外贸企业、跨境电商企业在欧美主销市场、“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布局海外仓,认定一批市级海外仓,争创省级公共海外仓。实施“跨境电商+产业带”培育工程,聚焦纺织服装、家居用品、汽车零部件等优势产业,加强与跨境电商平台合作,打造产业带转型标杆。到2026年,全市建成5个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打造5个“跨境电商+产业带”,培育省级公共海外仓7个以上,跨境电商销售额突破100亿元,打造成长三角北翼跨境电商示范标杆。(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宿迁海关、市港口集团,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功能区管委会)
12.促进数字消费扩容升级。落实扩大内需战略,深化“互联网+流通”行动,结合推进国家级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深挖“国家数字消费创新城市”品牌效应。学习借鉴杭州文三数字生活街区建设经验,培育新兴消费,建设线上消费平台、打造智慧(无人)门店,联合龙头电商平台,发展线上平台下单、线下商家接单、到店消费核销的到店电商模式。支持大型商超、综合市场、专业市场机械阀门隔膜阀、传统电商基地等运用5G、人工智能、VR/AR/XR等技术进行“新电商”云化改造,构建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线上消费新场景。到2026年,各县区分别建成1个综合数字化应用场景。加强数字商务社区建设,推动电子商务进社区,促进电商企业与社区商业网点融合互动,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便利高效的社区商业综合服务体系,逐步提升社区商业服务便利化、数字化、品质化水平。(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功能区管委会)
13.加快电子商务诚信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编制落实《宿迁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条例》,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电子商务生态体系。深化国家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建设,建立与产业特点及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监管模式,净化网络市场环境,维护网络交易秩序,保护网络数据安全。加强网络消费维权,及时处置投诉纠纷,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维护宿迁电商诚信名片。完善网络交易信用评价体系,落实身份认证和实名登记要求,推进电子商务全流程信用建设。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推进电子商务信用联合奖惩,依法查处整治电子商务领域违法失信行为,营造诚实守信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功能区管委会)
14.推动电商快递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建设,各县区分别依托电商示范基地,规划建成1个以上具备快递集中仓储、分拣处理、快速集散、统一配送、冷链设施等功能的快递园区。推进“快递进村”,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整合电商快递、商贸物流、农资下乡、客货运输等业务,推动统仓共配。支持建设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或快递产业园区、乡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每年新建20个以上智能快件箱、智能信包箱等基础设施,提高快递末端服务能力。支持农产品电商前置仓建设,为农产品网上销售提供设计、包装、品牌等全方位服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农产品冷链运输和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加大智能配送车布局推广力度,拓宽应用场景,打造“无人配送城市”。到2026年,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覆盖率95%,快递业务量超过10亿件,增速10%以上,保持全省领先水平。(责任单位:市邮政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功能区管委会)
15.推进电子商务绿色发展。引导电子商务企业主动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责任,使用环保包装,减少商品在快递环节的二次包装,减少过度包装、随意包装。支持电商平台参与包装回收,加强节能、环保、绿色产品集中展示、宣传和销售,传播绿色环保理念。加快推广应用可循环快递包装盒,促进包装减量化、标准化、循环化。全面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引导电商企业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健全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开展网络安全常态化监督检查,提升网络安全事件预警和发现能力,全力保障网络、信息系统和数据安全,守牢网络安全底线。(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邮政管理局、市商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功能区管委会)
16.释放政策系统集成效应。指导各地用好用足电商产业各项相关政策,不断强化土地、人才、资金、金融、技术等要素机械阀门隔膜阀保障,形成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措施精准、保障有力的政策环境。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考虑电商产业园和快递物流园,落实用地政策,保障土地供应。鼓励电子商务企业与银行、保险、第三方支付、消费金融公司等开展合作,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多层次的线上金融服务。鼓励多平台、多渠道的线上支付形式,探索数字人民币、电子发票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推广应用。持续高水平举办运河电商大会,打造引领数字经济发展的标杆性盛会。(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商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税务局、人民银行宿迁市分行,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功能区管委会)
17.健全人才引育体系。将急需紧缺和重点电商人才纳入全市招才引智计划,发挥宿迁学院、淮海技师学院、电子商务职业教育集团等人才孵化机构作用,着力打造多层次培养体系,深化“知识理论+实践操作+就业创业”的人才培养“宿迁模式”。开展“电商公共服务县区行”活动,围绕人才培养、产销对接、品牌培育、政策解读、项目推介等主题开展专项行动,到2026年,培训电商人才3万人次,建设电商人才培训基地10个。支持符合条件的院校、协会、企业开展第三方社会评价机构申请备案,通过“技能等级认定”“企业自主评价”“技能竞赛选拔”等方式,构建电商人才多元化技能评价体系。创新举办电商短视频与直播大赛,持续扩大赛事覆盖面与影响力,以赛引才、以赛聚才。(责任单位:市委人才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商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功能区管委会)
18.加强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宽带、融合、泛在、共享、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推进市域200G/400G超大容量光传输系统骨干网建设,加快10G-PON规模部署,开展OLT上联组网优化和老旧小区、工业园区等区域光分配网升级改造。全面推进5G网络建设,到2026年,新增5G基站2000座以上,深化全市重点场所5G信号覆盖。加快宿迁港与周边连云港海港、徐州空港及陆港、南京空港等枢纽口岸的物流联动和资源共享,推进运河宿迁港铁路专用线建设,争取“船边直提”“抵港直装”“联动接卸”等便利化措施试点,发展进口分拨、出口拼箱等国际物流配送,提升跨境电商物流链安全畅通水平。(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通管办、市交通运输局、市港口集团,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功能区管委会)
(一)强化统筹协调。加强工作组织协调,建立定期会商、协调推进机制,推动各责任单位按照职责分工,真抓实干,形成合力,有效推动行动方案的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落细。
(二)强化政策落实。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大对重点电商企业、重要电商平台和重大电商项目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各县区结合实际出台配套扶持政策,形成叠加效应。
(三)强化调度考核。将“电商名城”建设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完善产业统计体系,建立在库电商企业、重点监测企业培育库,定期加强监测分析和跟踪调度,确保各项目标顺利完成。
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购置双层小件分拣机系统、矩阵摆轮分拣系统、伸缩胶带机等设备,年处理邮件量2.5亿件。
项目占地1500余亩,计划总投资约30亿元。目前已建成5个特色馆,占地229亩,总建设面积5.3万平方米,投资2.21亿元。规划建设高标准玻璃温室大棚25万平方米,已建成8栋3万平方米,设有精品苗木交易区、花卉绿植交易区等12个区块。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苏北乃至华东地区最大的花木盆景集散中心,年可实现产值15亿元,入驻商户3000余家,年交易总额超百亿元,将带动周边近万人就业、创业。成为国际领先的花木科创新标杆,擦亮沭阳“美丽经济”“中国花谷”的彩色名片。
项目位于沭阳百盟物流产业园内,基地共有3.9万方经营场地,配套仓储2万方。基地提供电商培训、电商孵化、物流仓储等配套服务,助力百盟物流园传统商家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目前,基地已与57家企业签订入驻协议,与本土115个品牌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
项目总用地85亩,新建建筑32栋,总建筑面积9.27万平方米。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向,打造为以“数字出版、图书电商”为特色的综合文化产业园。
现已入驻乐阅品、歌仕途等图书网络直播销售企业20余家,并与“当当网”“北教传媒股份”“创而新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达成入驻意向。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沭阳文化产业的重要集聚地,对打通图书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条有着重要意义,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支撑点,构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
项目总占地面积90亩,规划建设两个功能区,其中物流仓储园区已经签约意向入驻物流企业6户。
物流仓储园区项目,集物流仓储、装卸搬运于一体,全面建成运行后,预计年开票销售额超10亿元。
三庄电商物流园项目占地40亩,计划投资6000万元,建设约3万平方米的仓储中心、物流中心、电商之家、电商大楼,所有办公、仓储、生活区域免费提供给电商企业使用。物流中心、仓储中心已竣工投入运营,入驻了诚可成食品、然朵铁艺家居、多多服饰、乐兜家居等电商企业6家,现在每天的收发件总量约10万件,吸纳了210人就业,24年以来实现销售4000万元,纳税40万元。
建设物流转运中心、电商仓储、标准化厂房。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每天收发件在18万件以上,吸纳就业人群超500人,预计实现销售额超3亿元,增值税税收达300万元以上。
项目位于网络创业产业园,建筑面积约1万平米,按照“一厅、五中心”(跨境名品展示厅、培训展销中心、人才培训中心、配套服务中心、跨境营销中心、配送仓储中心)的标准建设。
预计跨境电商进出口额2亿元,培育跨境电商企业不少于20家,新引进跨境电商企业不少于15家,力争创成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
项目占地面积285亩,总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涵盖30栋主体建筑,总投资约42亿元。建设金融核心区,金融聚集区,人才公寓区,研发中心集聚区,数字经济聚集区等。
预计入驻企业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200亿元以上,带动就业2万人以上,年贡献税收6亿元以上。
项目占地28.91亩,总建筑面积约为8.8万平方米,招引入驻软件研发、数据服务、电商服务等企业。
项目用地面积约6.1亩,总建筑面积20690平方米,建设十二层商业办公楼,地下两层机动车库。
占地面积6.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4万平方米,设孵化区、研发区、办公区、商业区、生活区5个区域,建有现代化综合大楼12栋。
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项目于2023年7月启动建设,2024年1月基本建成并逐步投入使用,当前入驻企业9家。
预期入驻35家企业,扶持100人左右进行创业,再创造就业岗位及关联岗位200个。
建设电商产业园,建设研发办公中心、人才公寓、科创大厦、园区便民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