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永,1963年出生,1980年参军入伍,著名军事记者,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曾担任新华社编务会成员、新华社分社社长,兼任《世界军事》《中国军队》杂志社社长。军旅生涯四十多年间,他参加了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重要军事活动和军队重大典型的采访报道,并担任庆祝中国人民建军90周年阅兵、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现场解说词总撰稿和多部重大题材电视作品的总撰稿。他的新闻作品10次荣获中国新闻奖,多次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优秀国产纪录片奖。贾永曾荣获中央直属机关“十大杰出青年”称号,是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和2007年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代表。
记者见到贾永时,他正端坐在电脑前机械阀门隔膜阀,运指如飞地敲击键盘,聚精会神地进行创作。40多年风雨兼程、冲锋在新闻第一线,在这位著名军事记者的身上似乎并没有留下疲惫的痕迹。他身形矫健、目光如炬,笑起来眼睛会眯成一条缝,让人感觉朴实又亲切。
贾永:从我入伍到现在,我确实见证了改革开放40多年人民军队的发展变化。现在,我们要谱写强军兴军新篇章,那我们军事记者自己就要强能,我们从事的这份事业是光荣而艰巨的,挑战无处不有,希望无处不在,挑战有多大希望就有多大。
贾永的军旅生涯,是从40多年前的南部边境战火中开始的。1980年11月27日,一列长长的闷罐车行驶了6天7夜,将一批山东新兵运到了广西前线。那时,和这批新兵一起蜷缩在闷罐车里的贾永,还不满18岁。
贾永:知道,那时候他们来招兵,我们当兵走的时候,有一些牌子来作指引,这几个人到哪里去、那几个人到哪里去,牌子上都写得很清楚,唯独我们那块牌子是空着的。边境线上有军事对峙了,家里也知道我可能要去前线。
来到部队,贾永成为一名炮兵侦察兵。观察敌情、捕捉目标,是他在炮声隆隆的深山密林中寻找战机和生机时练就的基本功。后来,灵敏的战场嗅觉也逐渐转变成新闻嗅觉,吸引着他一步步走上战地新闻报道之路。在法卡山战斗中,贾永被派到主峰阵地采写战斗故事,和官兵们一起在酷热潮湿的恶劣环境里潜伏、放哨、执勤、作战,军装每天都被汗水浸得像地图一样。一天夜里,在敌人的火箭弹袭击中,一名同乡战友失去了一根手指。贾永感慨地说,就因为这位战友受伤退役回乡,还引出了一段让自己每每想起都会泪目的故事。
贾永:我们在前线的山头上,有一天我收到家里寄来的一封信,信上只有一行字:“儿子,速寄一张有两个耳朵的照片来,妈。”我的母亲几乎不识字,是个裁缝,怎么会给我写这样一封信呢?想来想去,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直到5年之后,我第一次回家探亲的时候才知道,这是一个很沉重的故事。原来,我有个战友,他是我的老乡,他在一次战斗中被炸掉了一根手指头,很快就退役回家了。他去看望我父母的时候,我母亲问他,你们在前线危险不危险?他就伸出那只少了根指头的手,说前线很危险。我母亲又问,那贾永有没有危险?他说,我上去两天手指头就没了,他一天到晚在上面跑,肯定更危险了!没想到听他这么一说,我母亲就紧张了。过段时间,我的家乡又谣传说我在前线被打掉了一只耳朵,所以我母亲就写了这封信,叫我把有两只耳朵的照片寄回去。
那时候,边境线上流传着一首战地诗,叫做:“吃苦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1985年清明节前,《羊城晚报》资深记者李春晓专程从广州赶到硝烟弥漫的战场,寻找这首战地诗的作者。年轻的贾永跟着她四处寻访,却一无所获。但在这个过程中,贾永讲述的几个战地小故事,让李春晓很是感动,便鼓励贾永将这些亲历的故事写成新闻作品正式发表。
贾永:因为这首战地诗本来就是模仿了夏明翰的《就义诗》,又是前线的官兵们你一言我一语凑起来的,属于集体创作。在追踪这首战地诗的作者时,我跟她讲了几个类似于我的“一个耳朵的故事”的小故事,她说,你这些故事讲得好,你给我写下来吧!我记得我写了一个晚上,很长,四五千字,李春晓老师就改出了一篇报道,叫《追踪一首战地诗》,在1985年的清明节前,登在《羊城晚报》的头版头条,过了两天又被《报》在一版头条全文转载,所以这首诗更加有名了。很巧的是,我正好是1985年参加军队高考,作文竟然是为一篇与《追踪一首战地诗》同类题材的《热血男儿一席谈》配评论,我自然写得很好,也得了一个很高的分数。
通讯《追踪一首战地诗》后来获得了当年的全国好新闻奖,边防官兵“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的铮铮誓言由此也家喻户晓,感动了无数国人,这句诗和广大青年学生喊出的“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口号一样,成为时代的强音。而贾永也如愿考上了原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在边境一线天的他,非常珍惜这难得的大学时光。
贾永:我离开边防的时候,已经22岁了。我很珍惜上大学这个机会,我在原南京政治学院读书期间,目标很明确,我很清楚自己要向哪个方向发展,我的理想信念已经定型了。你想想,昨天还和你在一起的战友,睡一个大通铺,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活蹦乱跳的,第二天就牺牲了,这在前线很正常。所以我知道生命有多珍贵,也能够从容面对生死。在师里面当新闻干事的时候,我写过很多烈士,他们可能牺牲在了18岁、19岁、20岁或者21岁的年纪,我们在稿子里用得最多的话就是“永远多少岁”,他们确实“永远”留在了那个花一样的年纪。他在你灵魂深处打下了特别强烈的“祖国”的意识,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兄弟情、战友情,这种感情特别强烈,还有不怕死、不怕苦的血性胆气。所以后面我到任何地方采访,从来没觉得苦过,40多年都是这样子过来的。
曾经在硝烟战火中诞生的一篇篇作品,在贾永的生命中刻下永恒的印迹,让他始终铭记:到新闻的源头追寻、发现和捕捉新闻,是一名记者最基本的素养。1989年,贾永正式成为新华社分社的一名军事记者。在后来几十年的记者生涯中,他一直保持着当年自己在边防前线的冲锋状态,那就是时刻准备出发,时刻迎接挑战,时刻投入战斗。
贾永:要么是去边防前线,要么是在抗洪抢险,要么是参与抗震救灾,还有军事演习等等,我都要冲到一线年在三界训练基地有一场大规模军事演习,我乘坐的汽车不小心撞了一下,我被撞得头破血流,不得已缠上了绷带继续采访,演习总导演在监控里看到了我,问,这是谁受伤了?调过来一看,是我,他也知道我喜欢往前面跑。所以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习惯,就是特别执着地要去最前线采访写稿,我觉得这是军事记者最起码的素养。
1991年,贾永受领了纪念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报道任务。当时,一些西方媒体打着所谓“人权”幌子攻击抹黑中国。贾永深知,作为一名记者,新闻报道就是最好的武器,他决心要通过这次报道对国际上关于西权的种种无根据舆论予以回击。为了找准报道角度,贾永坐着汽车沿着青藏公路边采访、边思考,终于获得了一个重大发现。
贾永:我就发现,我们当时内地通向西藏的两条高原公路组成了一个“人”字,一撇是川藏公路,一捺是青藏公路。有这样一个发现我就特别兴奋,围绕这个线索去采访,就发现,这两条高原公路的历史就是一部丰厚的大书。为了修筑这两条路,我们牺牲了4000多人。为了守护这两条路,又有很多的战士和民工牺牲了。但是,正是这两条路,构成了西藏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藏族同胞叫它彩虹、金桥、托起太阳的哈达,西藏的现代化就是通过这两条路运过去的,西藏和平解放以后,曾经那些农奴的娃子也是通过这两条路走到了内地,走到了人民大会堂,行使他们当家作主的权利,人世间还有比这个更崇高、更伟大的人权吗?通过两条路,就能看到我们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对西藏的生存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这就是人证,人的证明。
贾永把他在采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成一篇题为《壮美的人证》的通讯,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被称赞为批驳西方所谓“人权卫士”的檄文。贾永说,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事记者,一定要不忘初心,不怕吃苦,始终保持冲锋的姿态,永远跋涉在路上。
贾永:没有发现成不了好记者,光有发现没有联想成不了大记者。要求我们,“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四力”是连在一起的,是辩证统一的。“四力”里面的脚力,永远在路上,采访不怕苦,因为他有可能有发现,这是眼力;你要动脑筋,有脑力才有可能联想。记者是容不得你懒惰的职业,是个早起的职业,一懒惰就错过了、赶不上了,时间不等人,一个记者做不到永远动脑筋、永远在路上,就很难做出成绩来。
20年前,也就是2004年,站在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的领奖台上,贾永用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道出了他对新闻的敬畏,他说:“新闻永远是一项求新的事业,哪怕一点点的重复和守旧都会令它失去特有的引人之处。”从事军事新闻宣传工作四十多年来,贾永用不知疲倦、克服万难的奋力奔跑,执着追求永无止境的“新”。尽管要想做到第一时间抵达新闻现场,最大限度靠近真相,必然会面临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1998年的夏天,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有一天深夜,湖北荆江分洪在即,为了获取第一手新闻素材,贾永和几位战友冒雨前往分洪区采访,不料,由于所乘的车辆抛锚,他们一下子被困在了暴风雨中。
贾永:那洪水大到什么地步?几吨重的载重车在洪水中被拧得像麻花一样,猪都爬到树上,鸡、鸭在树尖上哀鸣。分洪区的老百姓往外面跑,看到记者要进去,有老人苦苦劝我们:“不要往里进,进去没命了!”老人家经历过分洪,知道分洪是怎么回事。老百姓都撤完了,就剩下我们5个人困在那里,等了好几个小时,度日如年。
贾永:能,那时已经是凌晨两点了,给谁打?炸药都埋好了,一声令下就要分洪了,首长们后来说,如果线个人不知道会被洪水冲到什么地方去。
幸运的是,那里最终没有分洪。前线指挥部的值班日志上,留下了这样两行记录:最后撤出分洪区的是5位军人。其中2位武警官兵,3位新华社军事记者。鏖战在抗洪抢险一线多天里,贾永和他的战友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采写出大量鲜活的新闻作品,并斩获中国新闻奖。贾永被评为“全国抗洪模范”。在那场滔天的洪水中,年轻战士李向群壮烈牺牲。如何为这位年仅20岁的抗洪英雄写出一篇打动人心的人物通讯,贾永辗转多地进行深入采访。
贾永:我到桂林采访,桂林是李向群服役的部队所在地,李向群所在部队的政委陪着我采访,那时候部队还能养猪种菜,政委指着小河边插着的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李向群的名字,他负责的菜地还是绿油油的,水特别清,我问,这条小河流向哪里?政委说会汇入桂林漓江。过两天,我又到了海南,去李向群的家里采访,他家楼下居然有一条宽阔的江,也是很清,叫南渡江。我站了好一会儿,思路马上就开了,我请李向群的爸爸给我找来一张纸,写下这样几行字:“长江、漓江、南渡江,三条河流呼唤着同一个名字。”长江是他牺牲的地方,漓江是他在部队淬火的地方,南渡江是他出生的地方,“从去年悲怆的盛夏,到今年忧伤的早春,在他的家乡,在他的军营,在他长眠的大堤,在他永生的河流,人们一遍遍一声声呼唤着他”,后面一句话是“一切都是那么短暂,留给人们的又是那么的绵长。”
资料照片:贾永先后采写了20多位全国全军重大典型的报道,饱含深情地为中国军人塑像
贾永把李向群放在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与改革开放同龄又同行的典型来宣传,写成了《20岁的生命礼赞》这篇直抵人心的报道。让他欣慰的是,今天李向群的画像与历史上各个时期涌现出来的另外9位英模的画像一起,张贴在全军每一座军营里,已经成为时代最鲜明的精神坐标。贾永先后采写了20多位全国全军重大典型的报道,饱含深情地为中国军人塑像。如今时过境迁,但他笔下的典型人物依然闪耀着夺目的光彩。采访中,贾永动情地说,这么多年来他在和典型一起成长。
贾永:第一是典型给予了你很多的感动,第二可能就是你的作品也影响了典型的成长。尤其是的典型,要么催人泪下,要么催人奋进,当然,催人泪下、催人奋进有的时候是交织在一起的。怎么做到这两点?人物通讯的结构就是一个人,它的主题就是人的灵魂;它的结构,文章的布局,就是一个人的骨骼;它的细节就是人的血肉,丰厚的、感人的、丰满的、立体的;它的文字表述也是栩栩如生的。人物通讯的主题要与时俱进,要和社会上关心的、提倡的连在一起,紧跟时代。
世纪之交,传播新技术重塑着媒体形态。贾永迅速拥抱现代传播技术,带领团队在日新月异的传播格局中突出重围,打响了一场又一场酣畅淋漓的“新闻战役”。2000年10月,全军举行科技练兵成果汇报演示活动,当时,虽然电视直播依然风光无限,而网络作为“第四媒体”才刚刚受到重视。经过精心筹划、反复推敲,贾永决定尝试一次重大军事行动网络直播。科技练兵成果汇报演示其实就是一次军事演习。贾永带领团队人员按时间顺序、分场景实时向新华网传送报道,新华网上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闻报道一时间空前火爆。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贾永感慨地说,技术手段的变化势必带动着报道形式的变化,而先进技术和军事有一种天然的联系。
贾永:其实传播技术的变革给我们带来的挑战,不仅仅是让稿子适应新的形式,而是记者要把互联网思维变成你自己的意识思维和行动思维,就是时时刻刻去适应这种变革。那场直播,因为军事行动的保密性,电视直播是无法过滤一些涉密的场景或内容的,所以做不到同步,我说我们搞一次文字的网络直播,冒着很大风险去做。现在很容易实现,当年很难。演习当中,我们一条一条更新,发了好多条,拆开来每一条是单独的消息,那时候叫滚动播放,合起来又是一篇生动的通讯。
进入新时代,《强军》《回望延安》《祖国在召唤》《为了和平》《支部建在连上》《锻造雄师向复兴》等多部央视热播政论片的背后,总撰稿人都是同一个名字——贾永。为时代书写,为强军抒怀,贾永笔耕不辍。他先后参与了10多部重大政治题材和重大军事题材的文献片和纪录片撰稿,用一系列的精品力作向新时代献礼。谈起创作体会,贾永认为最重要的是深入、深入、再深入,求实、求实、再求实。只要用心观察、勤于思考,就会有用不完的动人细节,就会有写不尽的感人故事。
贾永:我前两年给央视写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纪录片脚本,我就在看,因为在1950年的10月1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曾经到太平洋深处的一个岛叫威克岛,是一个珊瑚小岛,来和所谓的“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见面。威克,英语是醒来的意思,我说这就有意思了,至少当时在判断中国是否会出兵支援朝鲜这件事上,美国军政两界是不清楚的,都还没有醒来。4天之后,我们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片子中有很多这样通过一些小细节来勾连历史的故事,反响比较好,叫《为了和平》。
40多年的风雨新闻路,作为军事记者,国防和军队建设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都被贾永关注和记录着:军事变革、沙场演习、世纪大阅兵、驻军香港、神舟发射……在他的笔下,处处洋溢着对人民军队的无限热爱、对部队建设的深度关注、对基层官兵的满腔真情。采访结束前,贾永语重心长地对记者说,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强军事业永远在路上,军事新闻人永远在路上,这和打仗一样,生命不息,冲锋不止。
贾永: 我今年61岁了,一不小心一个职业干了40多年。我总感觉,军事记者这个职业比较适合我,是互相成就,它选择了我机械阀门隔膜阀,我选择了它。新闻理想最初可能就是职责所系,但慢慢就爱上了这个事业。我首先是军人,又是记者,这种双重身份使得我们比其他行业的记者所处的环境更危险、更严酷,更需要我们有战斗精神。应该说我们现在正在见证着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人民军队最伟大的变革,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我们的笔,把这种变化以广大的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给大家,记者就是传播者。
贾永,1963年出生,1980年参军入伍,著名军事记者,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曾担任新华社编务会成员、新华社分社社长,兼任《世界军事》《中国军队》杂志社社长。军旅生涯四十多年间,他参加了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重要军事活动和军队重大典型的采访报道,并担任庆祝中国人民建军90周年阅兵、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现场解说词总撰稿和多部重大题材电视作品的总撰稿。他的新闻作品10次荣获中国新闻奖,多次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优秀国产纪录片奖。贾永曾荣获中央直属机关“十大杰出青年”称号,是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和2007年全军英雄模范代表大会代表。机械阀门隔膜阀机械阀门隔膜阀机械阀门隔膜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