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建立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如今,人大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在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
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高水平建设者和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国人民大学以‘独树一帜’的平台,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治国理政人才。
人大对所在地的生源保护政策相对很弱化,2022年本科招生人数2933人,其中在北京仅招生184人,北京考生占比6%,加上其他特殊政策招生,占比达到9%左右,同档位其他高校所在地生源占比在30%-50%之间。
我校在重庆的招生计划一向较为稳定,近年来年均招收重庆学子100人左右。与相近位次高校相比,人大在重庆投放计划是最多的,甚至比部分高校计划数高1倍,并且专业均为我校A级学科,其中A+学科占比高达90%。具体而言,我校每年在渝本科批次计划维持在70余个,物理类和历史类的比例大致为1:1。投放专业的结构也非常好,充分考虑了重庆地区考生对人大的报考意愿。
中国人民大学以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学科建设总体目标,立足学科建设成果、特色与优势,致力于构建“独树一帜”的学科布局:引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卓越的基础学科、顶尖的社科学科、创新的交叉学科。
在历次学科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哲学、政治学、中国史、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外国语言文学等17个一流学科处于领军地位。
从A+学科密度也就是各高校顶级学科在该校学科总量中的占比来看,中国人民大学排名全国前三。中国人民大学高度重视教学与培养,在招生阶段,学校优势学科100%覆盖本科招生专业。
在教育部2022年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中国人民大学14个学科入围,其中哲学社会科学入选学科数为高校之最。
中国人民大学理工学科建设近年来取得快速发展,各学科排名、课题经费、成果数量都在快速攀升。学校现有:信息学院、数学学院、环境学院、统计学院、理学院(物理学系、化学系、心理学系)、高瓴人工智能学院6个理工科学院;数学科学研究院、统计与大数据研究院2个高层次教学科研机构;设置理工科专业的还有中法学院。
未来,学校将重点促进人文理工学科交叉发展。积极推进学科交叉集群建设,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度融合,并对其形成实质性支撑,为全国人文理工学科交叉建设树立典范。
人大一直坚持文理均衡的招生理念,2023年在重庆投放本科批历史类名额43个,物理类名额39个,绝大部分专业文理兼收。
2023年,学校人工智能、统计学类、计算机类、数学类等优势理工科专业将立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高考中选拔优秀生源,并在重庆有所投放。考虑到近几年重庆地区考生和家长对人大的支持、重视,我校此次重磅推出的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和双主学位培养项目,将在几个学科向重庆重点投放,请家长关注。2023年人大计划在重庆投放以下双主修学位项目:财政学(财政学与数学双主修学位项目),由财政金融学院与数学学院联合建设,毕业获经济学、理学双主修学士学位;社会科学实验班(大数据科技与农林经管双主修学位项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和信息学院联合建设,毕业获管理学、工学双主修学位项目。
本次人大将在重庆投放人工智能拔尖班,培养院系为高龄人工智能学院,授予学位为工学学士学位。学院倡导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设计了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方案,允许高年级本科生提前选修研究生的课程。人工智能拔尖班的绝大多数毕业生会攻读研究生,毕业后在互联网及高科技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从事人工智能、计算机领域研发、管理和相关规划工作,或赴高校科研院所从事人工智能、计算机领域科研教学工作。
本次人大将在重庆投放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拔尖班(图灵实验班),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含数据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德才兼备的领军人才。依托国家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教育部计算机“101计划”,采用精英式教学,定制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配备优秀的师资授课,外聘业界知名专家;实行导师制;指导参加 ACM 、 CCSP 、信息安全、数据库大赛等顶尖学科竞赛;研究性教学,实施科研早培计划,引导学生尽早参与科研项目;国内著名公司实习机会,100%交流、交换学习机会。
毕业去向:图灵班自2016年成立以来,毕业生受到各大高校和用人单位的极大认可。毕业生中超过80%继续深造,出国留学的毕业生去向为哥伦比亚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纽约大学、伊利诺伊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国内升学毕业生中,超过70%为推免升学,前往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顶级大学直博。20%的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就业去向多为微软、腾讯等知名互联网公司,以及机关单位、银行等。
中国人民大学学科实力雄厚、整体发展均衡,领军学科100%覆盖普通批次本科招生专业。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的考生,本科就读专业均为国内顶尖,在教育部各类评价体系中稳居最前列。在教育部公布的最新一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国人民大学A+学科比例遥遥领先,排名全国前三。在教育部历次学科评估中,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哲学、政治学、中国史、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外国语言文学等17个一级学科处于领军地位。在教育部2022年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中国人民大学14个学科入围,其中哲学社会科学入选学科数为高校之最。
人大在重庆投放的招生计划无大类捆绑,每一个招生专业的针对性与指向型都很强,能够直接精确定位到学院及专业,没有大类捆绑招生带来的入校后二次专业选择障碍。另外人大多个学院采用无时点专业选择政策,学生未来自主选定毕业专业。以下学院在本科阶段不分专业:哲学院(不含PPE实验班)、文学院、劳动人事学院、经济学院、应用经济学院、新闻学院机械阀门隔膜阀、社会与人口学院、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信息学院、数学学院。以上学院学生可以在院内自主选择课程,毕业前根据学生完成培养方案的实际情况认定本科专业。
人大不仅是文科生的顶级殿堂,更是理科生的绝佳选择,绝不只是一个“文科学校”。高中的文理分科或选科≠大学的学科(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理工学科),人大文理科招生计划基本为1:1。理科生或者数理思维能力较强的文科生,在社科领域甚至人文学科的学习研究中具有独特优势。
中国人民大学有高起点、影响广泛的理工学科。其中,统计学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并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高瓴人工智能学院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智源等单位联合研发了首个公开的中文超大规模多模态预训练模型“文澜”,对语义信息的理解能力已经领跑世界。数据库与大数据方向国内领先。物理学系自主研制了国际首台冷中子广谱谱仪“博雅”和国内首台三轴极化谱仪“行知”,两台谱仪于2019通过国家验收正式运行,人大为目前国内唯一拥有自主研制非弹中子谱仪的高校。在教育部公布的最新一轮学科评估结果中,中国人民大学A+学科比例遥遥领先,排名全国前三。在教育部历次学科评估中,有17个一级学科处于领军地位,学科建设均衡,整体学术实力雄厚。
2023年,学校人工智能、统计学类、计算机类、数学类等优势理工科专业将立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高考中选拔优秀生源,并在重庆有所投放。考虑到近几年重庆地区考生和家长对人大的支持、重视,我校此次重磅推出的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和双主学位培养项目,将在以下几个学科向重庆重点投放。该项目的的优势包括本硕甚至本硕博贯通、设立专门导师指导学习、注重科研培养与发展。
2.通过设立成长导师+学术导师+国际化导师,开启学生国际视野,尽早接受科研熏陶。
3.鼓励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在本科高年级阶段打通本科和研究生培养机制,鼓励提前选修研究生课程,学院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该项目学生境外学术交流。
毕业去向:就业前景广阔,统计学与数据科学类人才需求一直排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人才招聘数量前列。学生毕业后主要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完成学业后在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国家部委、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数据相关的研究与分析工作。
1.本硕博贯通长周期培养:学院倡导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设计了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方案,允许高年级本科生提前选修研究生的课程。
2.本科阶段后可以直接衔接“教育部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博士生招生专项。
3.与国际接轨的课程建设:我院参照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等国际顶尖学府的课程设置,精心设计学生培养方案。
4.强化科研和实践训练:在本科阶段提前开展科研实践能力培养,为加强学生科研能力训练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设置“本科生科研领航计划”。同时,学院已和20多家企事业单位成立了实践基地,和华为、快手、百度、京东、阿里开展了广泛的科研合作,力求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拔尖人才。
毕业去向:绝大多数毕业生会攻读研究生,毕业后在互联网及高科技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从事人工智能、计算机领域研发、管理和相关规划工作,或赴高校科研院所从事人工智能、计算机领域科研教学工作。
旨在面向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数字化这一重要历史阶段,培养全面认识农林经济管理,具有扎实的数学和计算机基础,擅长运用大数据工具分析现代农林经济管理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交叉复合型拔尖人才。
(1)由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和信息学院共同设立,新文科、新农科、新工科交叉互补,促使学生运用数据科学方法和大数据技术与工具分析数据和解决实际问题;(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科生全程全员纳入三农科研训练计划。
毕业生可进入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继续深造,或在大数据系统研发与数据分析部门从事系统开发、大数据分析等业务工作,为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本项目培养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金融学理论基础,拥有突出的数据思维和数据挖掘能力,致力于探索金融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心怀天下、面向未来,能够自由行走在东西方两个文化平台上的全球领军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的复合型卓越人才。
独立建制管理,定制化培养方案,小班授课。一是积极引进美国康奈尔大学等国际一流高校师资,与院内教师共同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国际化、跨学科师资队伍,共建国际教学课程,共享国际一流教学资源。二是融合校内外教学资源,开设丰富集训实践、交叉融合课程,充分共享金融实体机构实验室与数据资源,开展金融行业“田野教学”,实现多种教学形态相融合,构建课内课外全方位浸入式课程模式。三是立足业界实践资源,构建课外实践培养体系,聘请多位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和业界重要专家担任兼职导师、实际参与指导毕业论文、定期开设业界指导讲座;赴中国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考察、参访、实践活动;实施“领导力提升计划”,组织学生成建制前往金融机构进行集体实习。
毕业生主要进入国内外金融科技企业,各类型金融机构、科研院所、政府决策部门和金融监管机构等,或进入世界一流顶尖高校继续高层次学位深造。
旨在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含数据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德才兼备的国际化领军人才。学生将具有扎实的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具备独立分析和深入研究能力,成为能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和产业实践领域的精尖人才和能够从事各领域的计算机与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管理、建模与分析的交叉复合研究型或工程型领军人才,能够系统性解决“卡脖子”问题。
图灵计算机拔尖班办学基础雄厚,凭借人大在数据库与大数据方向的深厚底蕴和国内领先地位,依托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计划2.0基地(同时入选教育部“101计划”)、国家级特色一流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以及教育部工程中心,采用精英式教学,定制专门的培养方案;配备优秀的师资(包括选派优秀教师和外聘知名专家授课),实行全程导师制(从入学第一学年末开始为每位学生指定优秀学者担任导师);有专门教师指导学生参加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信息安全等学科竞赛;实行研究性培养方式,通过科研早培计划,让全体图灵班同学进入科研团队;为优秀学生提供海外交换机会或国内外著名IT公司实习机会。
图灵班自2016年成立以来,毕业生受到各大高校和用人单位的极大认可。毕业生中超过80%继续深造,出国留学的毕业生去向为哥伦比亚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纽约大学、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国内升学毕业生中,部分前往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顶级大学直博。20%的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就业去向多为微软、腾讯等知名互联网公司,以及机关单位、银行等。
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将原“圆梦计划”(高校专项)招生项目升级为“新路引航专项计划”,主要招收高校专项计划实施区域高中德才兼备、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应届高中毕业生。(全国预计招生80人:人力资源管理20人、国民经济管理20人、档案学20人、农业经济管理类20人)。目前重庆的“新路引航专项计划”考试结果已经公示(),若满足国家专项资格可在本科提前批B段报考我校国家专项相关专业。
学校在本科阶段设有13个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哲学强基班、历史学类强基班、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强基班、古典学拔尖班、图灵计算机拔尖班、数学拔尖班、物理学拔尖班、化学拔尖班、心理学拔尖班、经济学(中国特色经济学方向)拔尖班、统计学(统计与数据科学)拔尖班、人工智能拔尖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拔尖班;21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双主修学位项目12个、9个一主一辅双学位项目4个跨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项目;3个跨校(国)联合学位或主辅修学位项目:中意美三学位管理学本科项目、“国际新闻与传播-西班牙语”联合学士学位项目、21世纪马克思主义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项目;15个荣誉辅修项目。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部分人才培养项目,将通过高考直接招生,其余项目通过入校后二次选拔。
同时学校有双选认证制度,学生100%自主选择辅修,1/5本科毕业生获辅修学位或专业证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各专业课程,若毕业前达到相关专业辅修培养方案要求的,即可申请认证辅修第二学士学位或辅修第二专业。
在转专业制度上,近年来学校年度转专业接收计划总数大于实际申请人数。在校全日制学习的本科一、二年级学生,均可提出转专业申请(有特殊招生政策的学生除外),并根据学校转专业流程安排和要求调整原专业,转入新专业学习。有特殊招生政策限制的学生除外。另外,人大转专业仍然保持原所在年级,不需要降级转专业。
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108所高校签署了校级学生交换、学生派出等项目协议。学校每年有11类国家公派项目、95个校际交换项目、300个院际学生交流项目、约40个寒暑期项目、海外实习项目以及短期文化交流项目。中意美,国际组织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与法国索邦大学、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机械阀门隔膜阀、KEDGE商学院共建的中法学院,是中国最重要的跨东西方文化法语高端人才培养基地,中西方高等教育体制高度融合的典范。中法学院的学生具有人大正式学籍。学生第一、第二和第四学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学习,第三学年赴法国院校学习。四年学业顺利结束后,将同时获得中法两国名校学位,如果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可选择本硕连读,法国合作学校将优先录取。完成硕士阶段学习后,获得法国硕士学位。中法学院在校期间综合测评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还有机会获得推荐免试攻读国内高校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中国人民大学与路易斯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合作的中意美三学位管理学本科项目,是全球首个“管理学三学士国际项目”,毕业获得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学士、路易斯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乔治·华盛顿商业(或国际商务)学士学位。
人大选择就业的毕业生中,超过60%的学生获得6家以上单位笔面试机会,70%以上收到5家以内的单位接收函。在就业去向上,学校毕业生在国家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央企国企的就业比例达70%。人大毕业生在公共管理、金融业、教育科研、信息技术、社会组织等就业领域有集中优势,占比超80%。
选择国内升学的本科毕业生中,85%以上在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读研深造,国内顶尖名校升学率100%;选择境外留学的本科毕业生中,72%在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TOP50世界名校深造。
自建校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共培养了37余万名高水平建设者和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中央两委”校友总数居全国高校前列,先后走出400多位省部级以上高级干部、数万名司局级领导干部,是“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新中国的经济学、法学、新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诸多学科由中国人民大学首先创立并走向全国,学术领军人才在高等教育界举足轻重;上市公司高管校友总数位居排行榜榜首;大批校友参与全球治理,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